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经济学院 创新培养模式与方式,促进人才成长与发展

时间:2018/05/16 18:15:00  来源:   作者:
                   
    经济学院紧密结合学院实际,通过“以学术教学带动专业发展,以能力培养促进思路创新,以专业拓展加强人才储备,以学生体验检验实际效果”,探索创新创业培养新模式。
                                    用创新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冲破院系藩篱,开设跨院系的金融辅修专业,现已面向全校招生9期,招收975人,毕业208人。
    设立金融专业CFA创新实验班,加强与国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接轨,深度拓宽专业学术视野。创建“金融+汉语+英语”的双语一专培养模式,旨在培育复合型高端人才。现已招生3年,有在读学生185人。
    与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开展合作项目,引进“3+1+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就读于本校,第四年转入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学习,次年攻读该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建立师资培训、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等全方位的长期合作机制。项目依托现有平台与学科优势,采用学者互访、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相结合的分层级培养模式,系统地为学科建设和师资规划做人才技术储备,目前已有6名同学在乔治福克斯大学深造学习。
                                   用创新理念丰富活动开展形式
    学院立足社会实际,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坚持“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探讨”,形成了“立足全院,面向全校,服务社会”的创新指导模式,全方位、深层次、多平台地推动创新创业建设。
    ——立足全院开展专业读书会,由专业老师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开展“经榜题名”益智挑战问答大赛,将专业知识通过益智问答的方式广泛传播;针对专业发展方向,组织创业指导讲座;联系证券公司,邀请校创业导师,联合“创行”创业团队,成功开展首届创业计划大赛。
    ——结合专业特色,面向全校开展多项大型竞赛和创业培训。携手多家证券公司,举办了八届虚拟投资大赛;联系知名商业银行,开展了四届点钞大赛;承办“中国银河杯”第三届大学生金融挑战赛;配合学校开办SYB创业培训班,为学院的创业团队储备知识。
    ——面向社会开展创新项目实地调研、社会实践报告征集、创新创业训练营等系列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拓“工之友家园”长期志愿服务基地,开展“慧灵之行”、“乐龄生活”等特色志愿活动;定期举办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评比。
                                   用创新理念调动科研积极性
    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引导,给予项目资金资助。三年来,学生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6篇。教学实践中,古川老师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荣获全省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博士生唐文婷、蔡保忠写的《<湖南省农村改革中期评估报告>第三方评估报告》获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肯定。
                                           特色经验总结
    (1)坚持学生活动老师全程参与,不断提高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竞争力。如组织“高校名企行”,为学生提供一个“提前接触、亲身体验、实地了解”的平台,进一步洞悉企业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学生联系,老师带队,企业对话,专干指导”的模式,走进以花旗银行,浦发银行,湘江控股等大型企业,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一对一接触,面对面交流。
    (2)坚持创新创业植根社会服务,广泛从事农村社会调查,为全面服务三农储备人才。组织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团队,开展农村扶贫主题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农民、农村及农业状况,结合调研情况对“三农”问题做出深入研究。
    (3)坚持典型人物的选树宣传,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创新创业长效发展。其中选树的部分典型有:蔡保忠同学的农大第一家“密室逃脱”、张家润同学在科教新村经营的“沙漠之舟户外旅行店”和叶梦琴同学的“美视装饰”寝室设计方案。
经济学院一直都走在“创新——改革——突破”的道路上,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人才培养为准则,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形成了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