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工学院】实施“12345”工程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时间:2018/04/20 14:06:00  来源:   作者:
 

 

作者:通讯员 黄佳彦
 

 

 

 

 

 

  

 

  “想要创新,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你敢不敢有想法,有了想法后又敢不敢去做。”吴明亮作为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不仅主管创新创业项目,更是工学院多个创新团队的指导老师,“要敢想常人之不敢想,才能收获成功。”

  作为一个学科专业应用性很强的学院,工学院将专业特色与创新科研项目紧密联系,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同时,更关注项目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自2014年以来,学院大学生先后在“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各类创新创业奖励122项,其中,全国奖18项、省部级奖53项;学生立项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5项,30名学生组建了6个团队进行创业实践;学生参与获得专利39项;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

  实施“12345”工程书写培养新篇章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实施“12345”工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1”是贯彻一种核心理念: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理念,明确提出“鼓励并大力支持学生参加科技项目研究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2”是抓好两个教育阵地:以课堂教育为基础,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以各类竞赛为载体,在实践创新中提高能力。“3”是突出“三个强化”,抓好平时创新教育:强化全过程教育,树立创新意识;强化全方位实践,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全领域参与度,提高创业能力。“4”是落实“四个保障”,确保创新教育常态化:落实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经费保障、基地保障。“5”是搞好“五个结合”,确保创新教育实效化。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坚持学生“点菜”学与学院“配菜”学相结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坚持课堂学与实践学相结合,变“纯理论”为“活手册”;坚持重点内容集中学与自选课题自主学相结合,变“阵地战”为“立体战”;注重先进性教育与榜样教育相结合,变“攻坚战”为“持久战”。团队力量,勉励前行成功之路“项目不简单,但是只要在这个团队里面,我就能感觉到一种奇异的力量在推动我前进。”工学院多功能无人机小组收获的成绩引人注目,而“团队”一词被一致认为是最能够概括他们成功的原因。

  在李明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积极响应“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及“加快发展精准农业”等号召,将无人机应用于农业,是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农业的新型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其精准定时、定位、定高、定速等要求,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保障了农民生产安全,提高作业效率。为了使项目研究出来后能够落到实处,团队成员在开展项目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发现国内还没有开发出专用的农业功能装备,也没有制作出集农田喷雾、播种、施肥和授粉为一体的多功能无人机。因此团队项目充分结合了学校特色,收获了许多成绩,而这其中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的勉励前行。

  如今,随着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12345”工程的大力实施,工学院涌现了越来越多有新意、勇于挑战的创新创业团队,工学院的学子们将继续畅游“常人之不敢想”的海洋,行丰收硕果之路!(通讯员 黄佳彦)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