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经济学院】创新培养模式 促进人才发展

时间:2018/04/20 14:09:00  来源:   作者:
 

 

 
三下乡成果宣讲会

  经济学院紧密结合学院实际,通过“以学 术教学带动专业发展,以能力培养促进思路 创新,以专业拓展加强人才储备,以学生体验 检验实际效果”的教学方式,探索创新创业培 养新模式。 用创新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学院冲破院系藩篱,开设跨院系的 金融辅修专业,现已面向全校招生9 期,招收 975 人,毕业208 人。

  设立金融专业 CFA 创新实验班,加强与 国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接轨,深度拓宽专 业学术视野。创建“金融+ 汉语+ 英语”的双语 一专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现 已招生3 年,有在读学生185 人。

  与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开展合作项目, 引进“3+1+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就读于 本校,第四年转入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学习, 次年攻读该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建立师资 培训、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等全方位的长期合 作机制。项目依托现有平台与学科优势,采用 学者互访、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相结合的 分层级培养模式,系统地为学科建设和师资 规划做人才技术储备,目前已有6 名同学在 乔治福克斯大学深造学习。

  用创新理念丰富活动开展形式经济学院立足社会实际,结合学生专业 学习,坚持“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 探讨”,形成了“立足全院,面向全校,服务社 会”的创新指导模式,全方位、深层次、多平台 地推动创新创业建设。

  ———立足全院开展专业读书会。由专业 老师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开展“经榜题名” 益智挑战问答大赛,将专业知识通过益智问 答的方式广泛传播;针对专业发展方向,组织 创业指导讲座;联系证券公司,邀请校创业导 师,联合“创行”创业团队,成功开展首届创业 计划大赛。

  ———结合专业特色,面向全校开展多项 大型竞赛和创业培训。携手多家证券公司,举 办了八届虚拟投资比赛;联系知名商业银行, 开展了四届点钞比赛;承办“中国银河杯”第 三届大学生金融挑战赛;配合学校开办 SYB 创业培训班,为学院的创业团队储备知识。

  ———面向社会开展创新项目实地调研、 社会实践报告征集、创新创业训练营等系列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拓“工之友家园”长期 志愿服务基地,开展“慧灵之行”、“乐龄生活” 等特色志愿活动;定期举办优秀大学生社会 实践活动报告评比。

  用创新理念调动科研积极性经济学院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引导,给予 项目资金资助。3 年来,学生发表论文80 余 篇,其中,核心期刊26 篇。在教学实践中,古川 老师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荣获全省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博士生唐文 婷、蔡保忠写的《< 湖南省农村改革中期评估 报告> 第三方评估报告》获湖南省委全面深化 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肯定。 (通讯员 卢红辉)特色经验总结:

  (1)坚持学生活动老师全程参与,不断提 高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竞争力。如组织 “高校名企行”,为学生提供一个“提前接触、 亲身体验、实地了解”的平台,进一步洞悉企 业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通过 “学生联 系、老师带队、企业对话、专干指导”的模式, 走进以花旗银行、浦发银行、湘江控股等大型 企业,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一对一接触,面 对面交流。

  (2)坚持创新创业植根社会服务,广泛从 事农村社会调查,为全面服务“三农”储备人 才。组织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团队,开展农 村扶贫主题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农民、农村及 农业状况,结合调研情况对“三农”问题做深 入研究。

  (3)坚持典型人物的选树宣传,充分发挥 典型人物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创新创业长 效发展。其中选树的部分典型有:蔡保忠同学 的农大第一家“密室逃脱”、张家润同学在科 教新村经营的“沙漠之舟户外旅行店”和叶梦 琴同学的“美视装饰”寝室设计方案。

  经济学院一直都走在 “创新—改革—突 破”的道路上,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人 才培养为准则,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形成了成 熟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输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