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裂日,一个青年半蹲在广袤的田地里观察着那灵动的小生命,一待便是一天,偶尔抬起头,坚毅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这是植物保护学院创业学生莫博程在回望自己创业之路时一直在脑中闪烁的片段,同样这也是他在创新创业之路中的一个缩影。
“勿忘初心”:创新与现实的碰撞
家乡,始终是每一个人的牵挂。每当到了农忙时节,莫博程总是会想起家乡的柑橘被柑橘大实蝇危害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乡亲们一年的辛苦劳作可能就在几天内付诸东流。为了帮助家乡解决这困扰已久的问题,他毅然决然地决定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将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平常的学习研究中,他深知若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创新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从2013年至今,他一直从事柑橘大实蝇防治研究,并取得突出进展,申请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的诞生,不仅仅因为学院老师的指导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奋斗,更是因为他对自己和家乡的一个责任。他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那颗立志要解决家乡问题的赤诚之心。
“重塑使命”:创新与创业的融合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莫博程的导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教授经常教导学生的一句话,“作为一个农林科研者,如果仅仅将创新放在纸面上高谈阔论,不将其投入实践中,那便是对资源的另一种浪费。我们做科研就是要解决广大农民的现实问题。”
“三农问题”能否解决好,亿万农民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直接关系着中国梦的大局。在国家大力鼓励农业创新的大环境下,莫博程决定将农业创新与创业进行深层次的融合。
2016年,莫博程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湖南橘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在美国注册了公司网站(www.juyoubiotech.com)。团队在柏连阳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生产和示范推广柑橘大实蝇诱杀球和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剂,规模达数十万亩。诱杀装置效果明显,橘农们对“橘友”团队啧啧称赞。莫博程的事迹陆续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反响强烈。2017年初,莫博程团队追加投资200余万元用于生产和加工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球和成虫诱杀剂,公司正处于上升期。
现在有一个使命在他的心中扎根:用创新的科技、创新的理念为广大农民解决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砥砺前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莫博程的故事还在继续,属于他的未来正在展开,植保院也同样有着很多和莫博程有着同样创新创业故事的同学。
近年来,学院坚持将创新精神融入到学生心中,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取得明显效果,先后涌现出20余个创新创业团队,18人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科技竞赛奖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63篇,学生获专利31项,主持省科创项目16项。李晓刚教授指导的“金箍棒”团队研究开发了一种便携式可伸缩农药施药喷杆,作业时可以根据施药宽度和高度自由调节喷杆长度,不仅适合于水稻等低杆作物用药,尤其适应油菜地、果树、苗圃、蔬菜、坡地作业,工效可以提高5-10倍,省工安全,打药不用下田。
目前,学院正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是创业的灵魂、专业是创新的基础”为理念,坚持教学创新引领科研创新、科研创新带动创业就业,全面贯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我们将促进更多的科研与实践相结合,成果与实用相结合,最终落实到大学生创业就业之上。计划未来几年内,再打造3家像湖南橘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样,以科技创新带动科技创业模式的公司”,学院院长戴良英介绍说。
(撰稿人:刘 晶)